close
我看見努力的花正在綻放著。
以土地為根基,彎下身去耕耘、拔除雜草,一切親身力為
一個牽著一個,一起重新認識土地,與土地重新連結。
微光計畫,讓我看見了也想到了好多努力的小星星
巴奈&Vicky、敬業、鹿港囝仔、拔一條河高雄甲仙、台南老屋、321巷、台南人劇團、台東阿米斯音樂節×舒米恩、巴奈反核、反美麗灣、達卡鬧
這樣子的細數下來也是蔚為可觀
無邊的黑夜以及無盡的星辰 小小的光閃耀著
在各自適合的位置上,做自己的事,做自己能夠做到的事,做自己能夠做好的事情,加上多一點點的關心以及想辦法
於是分享會啊、裝置藝術啊、抗議遊行、紀錄片、攝影展、舞台劇…都有可能是成果 也有可能是媒介
一個契機,讓人重新認識土地、連結土地以及親近土地;
也是一個契機,讓人尋根、看見在地的資源及力量、看見自己的文化、看見自己的家,重新認識建構自己。
沒有不可能,在你還沒認識之前,千萬不要說不可能去設限自己視野設限台灣
台灣,美麗又混亂,我的根生長在此。
p.s.謝謝鹿港囝仔 讓我看見了在地孩子的在地認同、熱情以及付出。
讓我動了個想法想好好地認識雲林,走入鄉鎮裡,重新去描繪 被遺忘的被剷平的老人土地印象、生命力樸實的歲月痕跡
無所求,平安而已。
我是雲林囝仔,
在起身去擴充視野增強自己前,要先好好地認識雲林。
雲林印象::油菜花田、紮根、剷除後化作肥沃滋養。
--
在社會工作、社區工作、多元觀點之前,我得先彎下身去認識我的家鄉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