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會排除被認為是失業、貧窮和社會孤立三個因素的惡性循環,在彼此影響下造成多樣 性的剝奪;貧窮的生活會增加尋職的困難造成長期失業,失業和貧窮也會抑制某部份的社會 活動,由於失業
所導致缺錢和恥辱感,與社會聯繫也隨之變弱,增加了社會孤立的可能性。 因此社會排除被認為最主要是從勞動市場排除,勞動不僅是經濟獨立的基礎,也可以提升部 份心理價值;從歐盟的許多
研究中可以發現,就業的可能性程度和資格與技術的擁有有相當 大的關聯。
強 調了個案參與的重要性,進一步的說,個案在面對這些必須解決的問題上,並非 毫無看法或能力,他們只是因為各種因素所以無法發揮,社工員應該幫助個案看 見自己的優勢與潛力,維持對自
我的信心,而非替他們決定每件事,削弱他們的 能力。自立少年只是因為原生背景的影響,使其在這個年齡便面對成人的責任, 能力不足應付是意料之事;但這並不代表他們是沒有能力的人,社
工員應該要做 的是看見每個少年的優點與能力,用其擁有的、現有的,來解決自立生活的問題, 而非直接用成人的方法,代替其解決。
本次的訪談發現,社工員對於自我專業的展現沒有信心,甚至不確定自己是否 在從事專業服務;當個案逐漸成長,社工員卻無法將自己所提供的幫助,與個案 困境的改變進行連結。或許社會工作
中有許多服務的技巧與方式,看似與一般人 與人的互動協助雷同,但不相同的是,我們對問題的診斷有一套邏輯與論證,所 做的處遇規劃,都是為了明確的目標,並非漫無目的的進行;我們也有
專業的技 術來評估所操作的方法是否有效,所作所為與一般的單純陪伴完全不同,是一項 有經驗證的科學。當社工員能展現出專業信心,並且能夠明確表述成效,對自我 成長、專業服務、甚至組
織發展都有所效益。
從訪談中了解到,社工員最常做的就是「陪伴」,在個案服務上,這是最必要、卻 也難以展現與成效相關性的服務;透過陪伴,得以建立信任、穩定的工作關係,是所有 服務開展的基礎;自立少年因為環境轉換、因為機構本身的人員流動、因為原生家庭的 動盪,失去對人的信任,也缺乏依附,為了不再次受傷,他們選擇保持界線,甚至測試 這些「關懷」的真實性與承諾;當其願意相信「真誠的陪伴」,正向的影響與改變便會 顯現。 然而,因為缺乏專業自信甚至焦慮,社工員忘記陪伴的意義,甚至覺得少年是自己 成長的,與自己無關;當少年不穩定時,又覺得是自己不夠專業。因此,不僅社工員要 運用優勢觀點看見少年的能力,也要用相同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服務的價值,才能在困境 中看到新的出路。
啊,原來我卡在這裡啊
http://standman.sino1.com.tw/upload/%7BE3AE3A50-DCE2-4263-820A-9A20DA5B3D8A%7D_%E5%BC%B5%E7%B4%A0%E8%8F%81-%E8%87%AA%E7%AB%8B%E5%B0%91%E5%B9%B4%E5%B0%B1%E6%A5%AD%E6%9C%8D%E5%8B%99%E7%9A%84%E7%8F%BE%E6%B3%81%E8%88%87%E5%8F%AF%E8%83%BD%E4%B9%8B%E7%A0%94%E7%A9%B6.pdf
張素菁-自立少年就業服務的現況與可能之研究